寒露:秋意渐浓,人间向寒
“袅袅凉风动,凄凄寒露零。”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,透过淡薄的云层,洒在大地上,那晶莹的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清冷的光,我们便知晓,寒露已至。
寒露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,也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说:“九月节,露气寒冷,将凝结也。”此时,气温比白露时更低,地面的露水更冷,快要凝结成霜了 ,标志着秋天从凉爽向寒冷过渡,冬天也在悄然走近。
寒露,这个充满诗意的节气,也激发了古代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,他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。
“寒露惊秋晚,朝看菊渐黄。” 唐代诗人元稹的这句诗,描绘了寒露时节,秋天已深,清晨起来看到菊花逐渐变黄的景象,让人感受到了秋日的宁静与美好 。
“素秋寒露重,芳事固应稀。” 宋代诗人欧阳修用简洁的语言,写出了寒露时节,天气渐冷,万物凋零,花草之事本就稀少的情景,抒发了淡淡的哀愁 。
这些诗词,或描绘寒露时节的自然风光,或表达诗人的情感思绪,让我们在诵读中,仿佛穿越时空,与古人一同感受这浓浓的秋意 。
寒露,是大自然馈赠的一份礼物,它带来了秋天的成熟与韵味,也提醒着我们要顺应时节,关爱自己。
让我们在诗词的海洋中遨游,领略古人的智慧与情感 。图书馆愿你在寒露时节,收获满满,幸福安康!